骨質疏鬆症是無聲殺手?營養師教你3招聰明「存骨本」,遠離骨折危機!

你有沒有想過,我們的骨骼其實並非靜止不動,而是像一座不斷進行翻修的建築?在年輕時,骨骼的「建造速度」大於「拆除速度」,骨本會不斷累積,大約在 30 歲左右達到高峰。

然而,隨著年紀增長,特別是女性在停經後因荷爾蒙變化,骨質的「拆除速度」會明顯加快。當骨質流失過多,骨骼變得脆弱、多孔,就像海綿一樣時,這就是所謂的「骨質疏鬆症」。它之所以被稱為「無聲殺手」,是因為初期通常沒有任何症狀,往往等到發生骨折時,才驚覺事態嚴重。

但別擔心!現在開始「存骨本」永遠不嫌晚。今天就讓專業營養師帶你認識骨質疏鬆症的風險,並學會 3 招聰明預防策略,從日常生活中守護你的骨骼健康!

  1. 你是骨質疏鬆症的高風險族群嗎?

在進入預防方法前,先來了解哪些因素會增加骨質疏鬆症的風險,幫助你評估自身的狀況:

  1. 年齡與性別:年紀越大,骨質流失越快。女性在停經後因雌激素減少,骨質流失速度更是男性的數倍,是骨質疏鬆症的高危險群。
  2. 體型:身材較瘦小的人,天生骨骼質量較少,罹患風險相對較高。
  3. 家族病史:如果家族中有骨質疏鬆症或曾發生過髖部骨折,表示你的骨骼遺傳基因可能較為脆弱。
  4. 不良生活習慣:長期吸菸、過量飲酒、攝取過多咖啡因、缺乏運動等,都會加速骨質流失。
  5. 飲食習慣:鈣質和維生素D攝取不足,是骨骼健康的最大隱憂。
  6. 特定疾病或藥物:如類風濕性關節炎,或長期使用類固醇等,都可能影響骨質代謝。
  1. 如何預防骨質疏鬆症?掌握3大黃金法則!

預防骨質疏鬆症就像儲蓄一樣,應從小做起,但任何時候開始都不遲。以下是維持骨骼健康的三大關鍵:

  1. 均衡飲食,聰明補鈣!

「補鈣」是維護骨本的核心,但補充的營養素不只鈣質!

  • 鈣質:它是骨骼的主要構成成分。建議成人每日攝取1000毫克的鈣質。富含鈣質的食物包括:牛奶、優格、起司、黑芝麻、小魚乾、板豆腐以及深綠色蔬菜如芥藍菜、紅鳳菜等。
  • 維生素D:維生素D就像是鈣質的「搬運工」,能幫助腸道有效吸收鈣質。除了透過鮭魚、鮪魚、蛋黃等食物攝取,最簡單有效的方式就是適度曬太陽。建議避開陽光最強烈的時段(上午10點到下午2點),每天曬10~20分鐘,就能幫助身體合成足夠的維生素D。
  • 其他營養素:維生素K、鎂、磷等微量元素也對骨骼健康至關重要,應從多樣化的食物中均衡攝取。
  1. 適度運動,特別是「負重運動」!

運動能為骨骼帶來正向刺激,使其變得更強壯。特別是負重運動,能透過地心引力或重量,增加骨骼的承重,從而刺激骨骼細胞生長,提升骨密度。

  • 負重運動:例如健走、慢跑、爬樓梯、跳繩、舉重等。
  • 增強肌力與平衡感:如瑜珈、太極拳,能提升肌力與平衡感,有效減少跌倒的風險,降低骨折機率。
  1. 調整生活習慣,遠離「骨本小偷」!

許多不良習慣都在悄悄偷走你的骨本,盡早戒除,才能事半功倍:

  • 戒菸:吸菸會導致體內發炎,並影響鈣質吸收,加速骨質流失。
  • 節制飲酒:過量飲酒會影響骨骼新陳代謝。
  • 避免過量咖啡因:過多的咖啡因會增加鈣質流失。

4. 定期檢查,及早發現!

如果你屬於高風險族群,或年齡已超過 50 歲,建議定期接受骨密度檢查。這是最直接判斷骨骼健康狀況的方式,及早發現問題,才能盡快採取預防或治療措施,避免不可逆的傷害。

骨質疏鬆雖然無聲無息,但只要從現在開始,透過均衡飲食、適度運動、良好的生活習慣,並搭配定期檢查,我們就能有效儲存骨本,遠離骨折的威脅。別再等到跌倒後才後悔,現在就為你的骨骼健康,做出最聰明的選擇!

分享你的喜愛