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是不是也曾被「保健食品」和「健康食品」這兩個詞搞得一頭霧水?名稱這麼像,難道只是口語上的差別嗎?答案是:不!完!全!一樣!
許多民眾常以為它們是同一個東西,或只是稱呼不同,但實際上,這兩者在台灣的法規定義、功效宣稱,甚至是包裝標示上,都有著天壤之別!究竟,那個常在產品上看到的「小綠人」標章,背後藏著什麼秘密?今天,就讓專業營養師用這份【5分鐘懶人包】,帶你快速釐清保健食品與健康食品的真面目,讓你聰明消費,不再傻傻分不清楚!保健食品跟健康食品傻傻分不清楚!
- 保健食品 vs. 健康食品:傻傻分不清楚?其實差很大!
 
首先,最核心的觀念是:保健食品和健康食品,在台灣的法規中是不同的概念!
- 保健食品 (Dietary Supplements):
- 定義:在台灣,保健食品屬於一般食品的範疇。
 - 功效宣稱:雖然它們可能含有對健康有益的成分,並具有潛在的保健效果,但依法規定不允許宣稱任何「療效」。例如,你不能說「這個維他命C能治療感冒」,只能說「有助於維持身體健康」。
 - 特性:市面上絕大多數的營養補充品,如常見的維生素、礦物質、魚油、益生菌、膠原蛋白等,都屬於這一類。
 
 - 健康食品 (Health Food):
- 定義:健康食品在台灣則受到專屬的《健康食品管理法》嚴格規範。它們的定義是:「具有保健功效,並標示或廣告其具該功效,且須具有實質科學證據,非屬治療、矯正人類疾病之醫療效能為目的之食品」。
 - 功效宣稱:最大的特色是,它們可以合法宣稱經政府核准的「保健功效」!但注意,這些功效絕非治療疾病,而是輔助性質。
 - 特性:簡而言之,包裝上帶有俗稱「小綠人」的「健康食品」標章,才是真正的「健康食品」。這表示它已經通過衛福部食藥署嚴格的審查與核可。
 
 
最簡單的區分方式就是——有「小綠人」標章的才是「健康食品」,沒有的則屬於「保健食品(一般食品)」!
- 台灣法規大比拼:一圖看懂「保健食品」與「健康食品」的差異!
 
為了讓大家更清楚兩者的差異,我們將衛福部的規範整理成以下表格,讓你一目瞭然:
| 保健食品 | 健康食品 | |
| 法源依據 | 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 | 健康食品管理法 | 
| 功效評估試驗 | 無(不得宣稱功效) | 有(需提出科學實證報告) | 
| 查驗登記 | 無 | 有(上市前需向衛福部申請審查及核可) | 
| 包裝標示規定 | 一、品名。二、內容物名稱;其為二種以上混合物時,應依其含量多寡由高至低分別標示之。三、淨重、容量或數量。四、食品添加物名稱;混合二種以上食品添加物,以功能性命名者,應分別標明添加物名稱。五、製造廠商或國內負責廠商名稱、電話號碼及地址。國內通過農產品生產驗證者,應標示可追溯之來源;有中央農業主管機關公告之生產系統者,應標示生產系統。六、原產地(國)。七、有效日期。八、營養標示。九、含基因改造食品原料。十、其他經中央主管機關公告之事項。 | 一、品名。二、內容物名稱;其為二種以上混合物時,應依其含量多寡由高至低分別標示之。三、淨重、容量或數量。四、食品添加物名稱;混合二種以上食品添加物,以功能性命名者,應分別標明添加物名稱。五、有效日期、保存方法及條件。六、廠商名稱、地址。輸入者應註明國內負責廠商名稱、地址。七、核准之功效。八、許可證字號、「健康食品」字樣及標準圖樣。九、攝取量、食用時應注意事項、可能造成健康傷害以及其他必要之警語。十、營養成分及含量。十一、其他經中央主管機關公告指定之標示事項。 | 
【小提醒】從表格中可以看出,健康食品在「功效評估試驗」、「查驗登記」和「包裝標示」上,都有更嚴格、更具體的規範,這也正是「小綠人」標章的價值所在。
- 健康食品上市前的「金牌測試」:查驗登記雙軌制
 
那麼,健康食品要取得「小綠人」標章,需要經過哪些嚴格的考驗呢?這就是所謂的「查驗登記」程序。你可以將查驗登記想像成產品上市前必須通過的「期末大考」,確保產品的安全、有效性和品質,從而保障消費者的健康。
健康食品的查驗登記目前採取雙軌制,讓產品有兩種不同的途徑可以取得認證:
| 第一軌:個案審查 | 第二軌:規格標準審查 | |
| 審核標準 | 應檢附製程品管與各項實驗認證(例如動物實驗、人體實驗等),經審查評估安全及有效性後即可通過。 | 針對科學上已有明確文獻支持其具有保健功效的特定成分進行審查。這類成分通常已被廣泛研究且功效明確,因此無須再進行重複的保健功效評估試驗和安全試驗。 | 
| 功效項目 | 目前公告之保健功效共13項:1.胃腸道功能改善 8.調節血糖2.調節血脂 9.輔助調節血壓3.護肝 10.抗疲勞4.骨質保健 11.延緩衰老5.免疫調節 12.促進鐵可利用率6.輔助調整過敏體質 13.牙齒保健7.不易形成體脂肪 | 目前已公告之項目僅魚油及紅麴兩項,皆為調節血脂功效。 | 
| 許可字號 | 衛部健食字第A00000號 | 衛部健食規字第000000號 | 
小綠人標章,你健康的「通行證」!
看完這篇文章,相信你對「保健食品」和「健康食品」之間的差異有了更清晰的認識。下次在選購產品時,你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和預算,聰明地辨識產品類型。
如果你希望產品具有明確的保健功效宣稱,並且經過政府嚴格的審查與認可,那麼請務必尋找包裝上印有「小綠人」標章的「健康食品」! 這代表了產品在安全性與功效性上都經過了層層把關。
而對於一般日常的營養補充,選擇正規廠商生產的「保健食品」,並留意其成分、劑量、工廠認證及是否有第三方檢驗報告,同樣能為你的健康加分。
記住,任何的營養補充品都應視為輔助,均衡飲食和健康生活型態才是維持健康的基石喔!
延伸閱讀:揭秘保健食品的神秘面紗:你「吃」懂了嗎?營養師帶你搞懂保健品類型與挑選心法!
資料來源:
衛福部食藥署https://www.fda.gov.tw/TC/siteContent.aspx?sid=1776
健康食品管理法https://law.moj.gov.tw/LawClass/LawAll.aspx?PCode=L0040012
食品安全衛生管理https://law.moj.gov.tw/LawClass/LawAll.aspx?PCode=L0040001




